巢湖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环巢湖文化闲谈烔炀镇的历史溯源西部文明 [复制链接]

1#

王强庞渌玲

位于巢湖北岸的烔炀镇北近中原,南接江南。虽然像《巢县志》所云“偏小不堪入绘”,但也处于兵家交争之地的边缘地带。由于历朝的战事频繁时,各地士民不断涌入,这一带也成为士民们“跑反(逃难)”的中转之地。

因烔炀河及其周边湖汊纵横,雨水充沛,从而自年(建安元年)就孕育了独特的军屯文化①。本文就烔炀镇的建镇时间,原住民,飞凤、麒麟二桥,镇名及其“反五行之说”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。

第一章烔炀镇的建镇时间

烔炀镇的建镇时间一直众说纷纭。有的说是明末清初,也有的按地方志的说法认为是北宋淳熙年间,也有的认为是清末民初。

烔炀的镇名最早是收录于明弘治朝《巢县志·舆图》。《巢县志·舆图》②[图一]上明确标注着烔炀镇,可见烔炀建镇的时间最少在明代中期或者更前。

年(清康熙十二年)于觉世、陆龙腾编纂的《巢县志》“凡例”言:“沿革、分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城池俱载旧志,似宜因袭成迹,不必重加改订”③。虽然我们如今已很难看到明代编纂的全册《巢县志》,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,清代的《巢县志》基本脱胎于明代的《巢县志·舆图》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《三国志》“是岁(建安元年),用枣祗、韩浩等议,始兴屯田”。

②(明)隆庆朝柳应候、陈九春纂修《巢县志》残本(国家图书馆馆藏)。

③清康熙十二年()于世觉、陆龙腾纂辑《巢县志》,凡例,第17页。

最忆是巢州

[图一]清康熙朝《巢县志·舆图》局部图(国家图书馆藏档案号:地.99/32)。

针对烔炀镇的建镇时间,有建于“清末民初”、“明末清初”和“南宋淳熙年间”三种说法。

如果按照老房屋使用的砖瓦、木料的材质来判断,建镇时间应该是清末民初。

在老街上全部坍塌或部分坍塌的老房屋中,有一些柱墩,槽门石是明末清初的老物件,又可看见建镇时间是在明末清初。据老代人口述,小镇曾遭到多次火灾以及太平天国军的焚烧,后又不断重建。

现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烔炀镇的记载是《江南通志》①,其“卷二十七”记载烔炀镇的名字是“南宋淳熙年间”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康熙二十二年,兵部尚书赵宏恩监修《江南通志》。两江总督于成龙与江苏巡抚余国柱、安徽巡抚徐国相等,奉部檄创修《通志》,凡七十六卷。雍正七年,署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奉诏重修。

最忆是巢州

但是作为西周橐皋宗国的属地以及西汉九江郡橐皋县(县治柘皋①)的附属小镇,烔炀的建镇历史仅仅只是“南宋淳熙年间”吗?

以下是相关的文献、专著以及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老代人的口述。

其一、桥东“华一寺”

老代人口述:唐朝的时候,桥东村东王庙原址一带曾有一座“华一寺”。华一寺有九十九间半房子,近千名僧侣,终年香火不熄。香火鼎盛时期,苏北、山东一带的信徒都会来烧香拜佛。

可能是小镇在历朝不受重视,明弘治朝、隆庆朝《巢县志》②、清康熙朝《江南通志》、《庐州府志》③,都没有一条是关于唐朝时期的“华一寺”的情况介绍。只载录了南宋时期及其以后在此地建起的观心寺[图二]、东岳行祠[图三]以及老代人俗称的东王庙。

[图二]明隆庆朝《巢县志》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柘皋:古称橐皋,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,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。周敬王三十年(公元前年),鲁哀公会吴于橐皋,故史称“会吴城”。西汉置橐皋县,属九江郡。唐置橐皋镇,属巢县。南宋时改称柘皋。

②(明)隆庆朝柳应候、陈九春纂修《巢县志》残本。国家图书馆馆藏:(善本号)CBM。

③(清)嘉庆朝八年(年)张祥云修,孙星衍纂《庐州府志》。

最忆是巢州

[图三]明隆庆朝《巢县志》(国家图书馆馆藏)

明隆庆朝《巢县志》记:“观心寺:去县西五十里,铜炀桥边。宋淳熙间创,宣德、天顺时,相继修理”①。

从以上档案来看,老代人口口相传的“华一寺”应该早在唐朝末年或北宋时期就已毁坏,观心寺是在其基础上新建的一座寺庙。

补充说明:根据明隆庆朝《巢县志》“铜炀河东岳行祠在柘皋乡”[图三]的记载,烔炀河镇实际是巢县首镇柘皋的一个附属小镇。

其二、汉砖与北巢镇

上世纪七十年代“农业学大寨”,红旗五队改造北头查家坝南面的土地,改田成方,红旗三、四两队改造桥东村南面的滩地(俗称“叶李滩”)时,曾挖出少量的汉砖,这些汉砖一块相当于三块小青砖的面积,有的砖很窄,侧面带有精美的花纹。请教老代人才知道,侧面带有花纹、很窄的汉砖是墓砖,大块的汉砖(侧面有的有花纹,有的无花纹)才是建造房屋用的。后来有些人家把这些大的汉砖做了墙基。

不管这些汉砖属于哪一类的用途,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。在两汉、三国或东西两晋时期,曾有先民在今烔炀镇及周边居住,那也就是说这时候就有了烔炀镇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(明)隆庆朝柳应候、陈九春纂修《巢县志》残本。国家图书馆馆藏:(善本号)CBM-。

最忆是巢州

这也与张靖华、陈浩两位学者的《三国时期巢湖变迁与居巢县的陷没——基于“陷巢州、长庐州”现象的回溯性考察》专著中“一座大量用砖的城市,加上周边有很多中小型聚落零散分布,且遍布整个东部巢湖的湖底,居巢县城周边是‘以城市为中心的成片城镇群’”①[图四]的考察推论基本吻合。

“……年至年,居巢作为曹魏窥视东吴的前沿据点,……或在周边地区沿军事驻扎方向建立更多的堡垒和据点”②。

根据张靖华、陈浩两位学者的论证和老代人的口述,从烔炀河的地理位置及与居巢的位置关系。在三国时期或更早年代,烔炀河极有可能就是庐江郡巢侯国(居巢)的卫星之镇——北巢镇。

补充说明:关于烔炀镇是不是北巢镇,目前还没有找到历史文献证明这一点,如果能找到一、二块汉砖的话,可以用实物来佐证老代人的口述是正确的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张靖华、陈浩著《三国时期巢湖变迁与居巢县的陷没——基于“陷巢州、长庐州”现象的回溯性考察》。《历史地理论丛》第33卷第2期。年4月。第98页。

②张靖华、陈浩著《三国时期巢湖变迁与居巢县的陷没——基于“陷巢州、长庐州”现象的回溯性考察》。《历史地理论丛》第33卷第2期。年4月。第99页。

最忆是巢州

[图四]《晚更新世巢湖水域范围示意图》①。

其三、陷落湖区

三国时期,魏吴两国为了争夺江淮战略防线,双方曾在合肥、濡须坞一带展开了近四十年(年—年)拉锯战。地处巢湖湖区北岸的今烔炀镇(疑为“北巢镇”)一带也未能幸免于难,成为魏、吴两国交兵、对峙的前沿阵地或战场。曹魏占据居巢城二十七年时间,曾多次增兵此地,并以此作为进攻濡须坞的前沿堡垒。

年,东吴诸葛恪在濡须坞修起的东兴堤,蓄水拦堤,以抵挡曹兵的进攻。

年(吴赤乌二年)七月二十三日,在地震、恶劣天气、洪水倒灌、地震断裂带的地穴坍塌等诸多原因影响下,北巢镇(今烔炀镇)以及周边地区方圆数十里也随居巢城塌陷,落陷湖区[图四]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张靖华、陈浩《三国时期巢湖变迁与居巢县的陷没——基于“陷巢州、长庐州”现象的回溯性考察》,《晚更新世巢湖水域范围示意图》,《历史地理论丛》第33卷第2期。年4月。第98页。

最忆是巢州

[图八]清康熙朝《巢县志·卷之四》祥異志(国家图书馆藏档案号:地.99/32)

曹兵的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居巢及周边,包括北巢镇一带。此次陷巢州曹兵损失惨重,曹军不得不向北或高处撤军。东吴获得了暂时的安宁。功劳在于诸葛恪构筑东兴堤蓄水。
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陷巢州第二年(公元年,吴赤乌三年),东吴目的达成,就放弃东兴堤蓄水。此后巢湖的水位才有所下降。

据老代人口述,原来北巢镇的东面是魏军兵营,西面是居民区。塌陷后全部都落入湖区,从此北巢镇消失了。原北巢镇变成了一片汪洋。这片汪洋就是烔炀河。

烔河发源于今肥东县境内的铜山(镇西北二十多里),炀河发源于镇西十多里的西黄山附近的炀山。老烔河的河床原本很浅(已是农田),自今桥东村西南向东,流经魏军兵营东面,再向南与炀河汇流。多年以后(具体年代无法确定),塌陷产生的断裂带成了新的烔河,新烔河把露出水面的原来的北巢镇分成东西两半。又在镇子西南角与炀河断裂带交汇,形成了新的“双龙抱珠”的风水吉地。

因年年发生洪涝灾害、瘟以及战争等原因,三国后期至唐朝初年间,烔炀河一带已是地广人稀,只有少量的屯垦军的人在这一带种植庄稼。大家都知道烔炀镇名其实是把汇流于镇南的两条河名合在一起的。现在已经无法确定镇名是屯垦军的人起的,还是东晋时期的侨置城父县①的百姓起的。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北巢镇在年(赤乌二年)随“陷巢州”塌入湖中[图八],造成了短暂的断代现象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宁业高、杨福生、王心源合著《安徽无为考释》又记:“城父县城……今居巢区烔炀镇西有古城遗址,疑为侨城父县治”。《巢湖学院学报》年第9卷第1期(总第82期)。第57页。

最忆是巢州

[图五]四鼎山(四顶山)清光绪《续修庐州府志·舆图》局部图。

其四、侨置城父县

据清光绪十一年黄云纂修《续修庐州府志》记载:自汉朝起,今烔炀镇(疑为“北巢镇”)一带的土地隶属于九江郡橐皋县(县治位于今柘皋镇)。此后,橐皋县搬迁至今巢城,改名为巢县;后汉称庐江郡巢侯国;三国魏国统治期间以及晋朝称庐江郡居巢县;宋朝、五代十国期间称之为靳县;隋朝称襄安县;唐朝以及后又改名为巢县。烔炀镇(属于柘皋乡下辖的一个镇)属于巢县管辖,巢县先后属于庐州、无为州(无为军)、和州管辖。

东晋期间,因北方战事不断,曾在烔炀镇西侨置城父县。据《安徽省志·建置沿革志》记载,西晋永嘉之乱,北方士民纷纷南徙,江淮地区士民也随之过江。年(咸和九年),在今居巢区秀芙乡芙蓉岭下设侨置南谯郡,领山桑、谯、扶阳、铚、城父等七个侨置县。

清刘澄之《豫州记》:“城父县有巢湖,湖周五里,湖中有三山,湖南有四鼎山(四顶山)[图五]。又自晋之渡民庶奔徒。郡县多有侨置。然侨立之州其本地旧郡,自属本州。故东晋庐州、九江独属扬州。其郡内侨置如汝阴之类乃属侨置之豫州”。

宁业高、杨福生、王心源合著《安徽无为考释》又记:“城父县城……今居巢区烔炀镇西有古城遗址,疑为侨城父县治”。

从水源、古驿路以及水上运输等交通情况来判断,今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西有多座古城遗址。今烔炀社区居委会土桥高村西的“堘子头”成为唯一疑为侨置城父县城遗址。位于炀河中央的故城父县遗址,长、宽各约三百五十米,是中庙至柘皋的古驿路必经之地。

据县志记载,东晋时候,侨置的城父县后来划归蕲县(巢湖市旧称。隋朝改名襄安县)。此时,因为烔炀镇地势处于“二龙戏珠”的风水宝地,土地面积比较大,再加上人烟稀少,又紧临其间,部分因“跑反”(逃难)从亳州南迁城父的百姓就迁到了烔炀河。这些百姓和屯垦军的人都成为了“北巢镇(烔炀河)”塌陷以后的居民。

补充说明: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笔者曾多次查看过“堘子头”遗址,当时四周尚存一人多高的土城墙和两口无井栏的水井。其中一口水井位于“堘子头”遗址的中央位置,当时四周种植了花生;另一口位于“堘子头”遗址西面土城墙外的马尾松树下,井水清澈甘甜。通往大高等村的道路,是从“堘子头”遗址西土城墙的内侧通过。

[图七]清道光朝《巢县志·舆图》局部图(国家图书馆藏档案号:地.99/36.1)

其五、烔炀河镇起源于刘家巷之说

年版《烔炀区志》记载:“……其镇建于何时,无从考证。在年间,淮南路的修筑,路基破土动工,曾发掘出商、周时代古鼎文物;同时,紧依镇北的刘家巷有石板铺成的古街道,贸易场所。民间传说:为早年寡妇街的遗址。是当年的露天交易场所。后随着生产贸易的发展,镇址逐渐南迁,靠近河流,用舟楫运输货物,成为今日现状。”①

前文已说中庙至柘皋有一条古驿路[图七],这条古驿路是从“堘子头”过了炀河,经刘家巷、王继岱、王石桥、彭山岗向东北方向至峏山,再向北,前往柘皋。因“堘子头”到刘家巷是一段爬坡路段,位于山岗顶部的刘家巷自然就成为沿途车夫或商队的歇脚之地。从而有了茶棚、客栈等服务类的产业,商贸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。

宋淳熙年间(年-年),在镇南街头的炀河上建起一座青石桥(原桥名失传),俗称“西河桥”。中庙至柘皋的驿路改走烔炀镇后,“堘子头”和刘家巷的茶棚等从此失去了作用。

年1月淮南铁路正式通车并在此设站后,刘家巷的古街道成为了农副产品的露天交易场所。

《烔炀区志》已明确说明是“民间传说”②,因而“烔炀河镇起源于刘家巷之说”是不可信的。

由上述记载和烔炀镇老房子出现的汉砖可以看出,烔炀镇的建镇时间最早可以推溯到汉朝,期间曾经出现过几次短暂的断代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年版《烔炀区志》“第四章乡、镇、村名及集镇古今”,“第一节乡镇·烔炀镇”。第24页。

②年版《烔炀区志》“第四章乡、镇、村名及集镇古今”,“第一节乡镇·烔炀镇”。第24页。

最忆是巢州

作者/来源:最忆是巢州
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